Skip to main content
代写

他拒绝普林斯顿,辞任清华副校长,只为办“新西南联大”:虽千万人,吾往矣

By October 3, 2019No Comments

他拒绝普林斯顿,辞任清华副校长,只为办“新西南联大”:虽千万人,吾往矣

本文转载自公众号:一日一度
ID:yryd115
1
他拒绝普林斯顿,辞任清华副校长,只为办“新西南联大”:虽千万人,吾往矣
施一公,天下为公。
父亲饱含殷切地为他取下这个名字,却没等到实现的那一天。
大三刚开学不久,施一公正在清华校园里听课。
突然有位传达室大爷走进来。
“不好意思,我打扰一下你们,在座的有没有一个叫施一公的?”
跟着大爷走出教室,施一公心里七上八下。
在通讯不发达的年代,传达室大爷掌握着全校的通信命脉。
而只有家里遇上急事儿,大爷才会特地跑来教室喊人。
施一公拿到电报时,两眼一黑。
“父病危,速归速归!
他拒绝普林斯顿,辞任清华副校长,只为办“新西南联大”:虽千万人,吾往矣

电报按字收费,字字如金。
开学前还健康如常的父亲,到底怎么了?
突发疾病?天降不测?
施一公从这短短七个字上,绵延出无数剧情。
来不及回宿舍打点行李,他背着书包直冲火车站。
正赶上中午回郑州的特快列车,上去后,施一公抱着书包,悲伤地哭了。
男孩子一旦长大,便很少哭,尤其是公共场合下,更是有泪不轻弹。
可是那一刻,什么都顾不上了。
父亲命悬一线,生死未卜,他的心也揪得快要挤出泪来。
他拒绝普林斯顿,辞任清华副校长,只为办“新西南联大”:虽千万人,吾往矣
到站后,来不及等公交车,他就撒丫子狂奔回家。
在路上,他还幻想或许父亲好了,再不济还能最后看一眼,说两句话。
然而,楼下摆放的花圈,击穿了一切侥幸。
施一公用最后残存的信心,推开家门,看到挽联上父亲施怀琳的大名,当场崩溃。
父亲走了,他心中唯一崇拜的人,走了。
施一公的世界划开了一个巨大的口子。
2
他拒绝普林斯顿,辞任清华副校长,只为办“新西南联大”:虽千万人,吾往矣
父亲施怀琳是十里八乡的能工巧匠。
有文化,更有智慧。
精通数学物理,在工厂是改革老技术的头号人物。
还会剪头发,裁衣服,给村里人剃头、制衣全都免费。
每到过年时,他家门口都排长队,大家都来领教施老师的手艺。
1969年,父亲还在小郭庄用电线、瓷瓶、树干,架起了一排简易电线杆。
让全村人成为第一批通电的农户。
他拒绝普林斯顿,辞任清华副校长,只为办“新西南联大”:虽千万人,吾往矣

施一公全家能在小郭庄过上太平日子,全仰仗父亲给全村人带来的恩惠。
一心为公,是施怀琳短短一生的高度概括。
然而戏剧的是,施怀琳却在下班路上出了严重车祸。
被撞后,疲劳驾驶的司机将他送往医院。
当时昏迷的施怀琳,血压脉搏都很正常,及时抢救,一定没有性命危险。
然而,当时的急诊室一律是先交500块钱押金,再救人。
80年代的500块钱,价值不菲。
司机开车四处找人凑钱,四个半小时后才带着500块押金返回急诊室。
那时,没得到救治的施怀琳躺在医院,已经奄奄一息,回天乏术。
因为区区500块钱,一生行善的父亲错过了最佳救援,撒手人寰。
那时候,施一公返校上课,却夜夜失眠。
实在没辙,他便半夜起床跑步,一连跑到圆明园,再跑回来。
边跑边哭,累得精疲力尽。
他拒绝普林斯顿,辞任清华副校长,只为办“新西南联大”:虽千万人,吾往矣
所有的情绪都释放掉,才能在黎明前回到课堂,开始正常生活。
丧父之痛让施一公一夜长大,走出了懵懵懂懂的状态,开始真正把握人生。
我一定要改变社会,给一个城市,一个乡村,一个省,一个行业带来福祉。
3
他拒绝普林斯顿,辞任清华副校长,只为办“新西南联大”:虽千万人,吾往矣
从清华毕业后,施一公第一份工作签了香港。
还没动身,合同失效,毕业即失业。
当时身边很多校友都决定出国深造,施一公也动了念头。
老师告诉他,“21世纪是生物科学的世纪。
施一公毅然选择了生物科学。
1990年,施一公前往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录取,读博。
出国后,校友们有人转经管,有人转计算机,施一公也有所动摇。
那时,他对生物科学不太上心,功课甚至都不及格,校方有意中断奖学金。
在困厄中,施一公废寝忘食地在实验室忙碌。
真正沉浸下来,才感受到学术带来的浪漫。
他拒绝普林斯顿,辞任清华副校长,只为办“新西南联大”:虽千万人,吾往矣
很快,学术也带给施一公世界最知名学府无与伦比的成就。
1997年,施一公博士后还未毕业,便被普林斯顿大学特聘为生物学系助理教授。
一年后,他便拥有了自己的独立实验室。
2001年,施一公被授予普林斯顿终身教授,才36岁。
2007年,施一公又获得普林斯顿最高学术职位——杰出教授。
年轻有为,前程似锦。
普林斯顿的教职工年薪在全美排名第四,普通教授平均年薪高达138万人民币。

而施一公待遇更是远超这个级别。
为表示对施一公的诚意,校方帮他买了一套大住宅。
他的两个儿女也都安排进了幼儿园。
甚至特批了1000万美元研究经费,专供施一公实验室。
普林斯顿开出的条件,谁都无法拒绝。
然而施一公还是回国了。
他拒绝普林斯顿,辞任清华副校长,只为办“新西南联大”:虽千万人,吾往矣
他在金钱面前,不是第一次这么坚定。
早在博士毕业时,施一公去面试过几家公司,对方薪资就已开到了六位数。
他不为所动,返校继续攻读了博士后。
面试只是为了试试自己,能否经受住金钱的诱惑。

事实证明,他经受住了,且不止一次。
2007年,施一公要回国的消息甫一披露,普林斯顿的同僚都深觉不可思议。
“他是我们的明星,我觉得他完全疯了。
4
他拒绝普林斯顿,辞任清华副校长,只为办“新西南联大”:虽千万人,吾往矣
施一公没有疯,从1998年到2007年,他无时无刻都想回国。
最任性时,他还跟妻子说:回去当老师、导游、出租车司机都行。
普林斯顿提供的条件固然优渥,可这十年他看到太多人安享富贵,不知进取了。
国内出来的精英们,脱颖而出的比例太小太小。
他们拥有远高于雇主、老板的智识,却心甘情愿为他们打工。
施一公想改变现状。
他拒绝普林斯顿,辞任清华副校长,只为办“新西南联大”:虽千万人,吾往矣
出任清华副校长的施一公,曾说:“清华强则中国强。我要能改变三分之一的清华学生,能让三分之一的清华学生,不再为柴米油盐发愁。
他确实在践行诺言。
每学期上满100节课,剩余时间还要从早到晚带领团队做科研。
身为副校长,一应行政事务也要及时处理。
一日深夜,他从办公室起身回实验室时,身体竟忽然不听使唤。
这是过度疲惫的信号,施一公再了解不过了。
然而他等了一会,能起身后,在楼道里舒展了下筋骨。
便又在夜色中匆匆迈进实验室。
在这样高强度的劳碌中,施一公解决了困扰生物学界40年的难题。
世界各名校的邀约如纸片般飞来,施一公依旧不为所动。

虽千万人吾往矣。

他拒绝普林斯顿,辞任清华副校长,只为办“新西南联大”:虽千万人,吾往矣

5
他拒绝普林斯顿,辞任清华副校长,只为办“新西南联大”:虽千万人,吾往矣
他要亲力亲为,践行自己的诺言。
近年来,施一公实验室出了三位高徒。
第一位便是今年引起热议的风云女神,颜宁。
他拒绝普林斯顿,辞任清华副校长,只为办“新西南联大”:虽千万人,吾往矣
37岁攻克学界世界难题,42岁成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。
颜宁大学毕业后,便随施一公在普林斯顿深造。
继承了恩师衣钵,4年便拿下了令人头疼的博士学位。
博士毕业后,又投身祖国的怀抱,成为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。
2017年,被《自然》杂志评为“中国科学之星”。
第二位优秀的团队成员叫万蕊雪。
他拒绝普林斯顿,辞任清华副校长,只为办“新西南联大”:虽千万人,吾往矣
刚从清华进入施一公团队的万蕊雪,最初十分兴奋。
然而,迈入施一公实验室的节奏后,生活苦不堪言。
原本优秀的她,不禁产生一种“笨到家”的挫败感。
那时,为了奋力追上团队脚步,这个瘦弱的女孩每天在实验室待14个小时以上。
万蕊雪终于从团队的后进生,跃升为领头羊。
随后三年里,她以第一作者的身份,在《科学》发表了五篇文章。
读博四年,更是发表了6篇高质量CNS论文。
年纪轻轻的万蕊雪创造了一个科研神话。
2016年还入选了国家“未来女科学家计划”,名额只有5个。
第三位高徒叫白蕊。
他拒绝普林斯顿,辞任清华副校长,只为办“新西南联大”:虽千万人,吾往矣
白蕊在攻读博士后时,因身体出了问题,一度萌生了退学想法。
还好最终,克服重重困难,再回实验室。
长江后浪推前浪,小白蕊4年发了8篇CNS论文。
成绩甚至赶超了师姐万蕊雪。
同样地,白蕊也入选2018年“未来女科学家计划”。
颜宁、万蕊雪、白蕊在科研上的绽放,离不开归国的施一公。
而这三朵金花,只是施一公实验中众多科研工作者的缩影。
他拒绝普林斯顿,辞任清华副校长,只为办“新西南联大”:虽千万人,吾往矣
“清华70%至80%的高考状元去哪儿了?去了经济管理学院。连我最好的学生,我最想培养的学生都告诉我说,老板我想去金融公司。”
在人人都削尖了脑袋,想赚快钱,想出名的时候,施一公带领着弟子们潜心学术。
做学术本身是艰苦的。
踩在巨人肩膀上,继续攀登前人从未涉足的高峰,势必是孤独困难的。
而做学术的科研工作者,他们在征服星辰大海时。
生活的双脚,绝不该陷入贫困的泥淖。
所以施一公还在为改善科研人员的生存而努力。
他拒绝普林斯顿,辞任清华副校长,只为办“新西南联大”:虽千万人,吾往矣
在他的努力下,清华生命学科的实验室,增加了一倍多。
过去25年,生命学科在《科学》《自然》只发表过一篇文章。
而施一公回国后的八九年里,清华生命学科共发表了近80篇文章。
不做金融,来搞科研,一样能有所成就。
通俗点说,施一公的愿望就是:
别让下一代,因为没有饭吃,而放弃科研。
6
他拒绝普林斯顿,辞任清华副校长,只为办“新西南联大”:虽千万人,吾往矣
2018年两会上,他说:中国论文总量提前超过了美国。
“可是很多论文不过是垃圾!
一语既出,四座皆惊。
2018年,施一公辞去清华副校长一职,跟其他六位学者筹建西湖大学。
这座中国民办大学,希望复制西南联大的成功,15年后成为世界顶级科研型大学。
在筹建之初,施一公诚恳昭告各位科研,“办西湖大学缺钱。
会场上89位海归学者,一时间自发排起长队。
当天,共筹措2000余万。
他拒绝普林斯顿,辞任清华副校长,只为办“新西南联大”:虽千万人,吾往矣

每一份捐款,背后都有一颗对中国科研赤忱的希望。
2018年4月2日,西湖大学正式获教育部批准,前期只招收博士研究员。
施一公出任西湖大学首位校长。
依旧保持每天工作14个小时,睡眠5小时的习惯。
唯一的休闲方式是写日记。
每逢遇到崩溃的事,他便在当天日记里写道:“别忘了你是施一公,别忘了你要做大事儿。
具体是怎样一件大事,他也说不清楚。
然而从父亲去世那一刻起,他就背上这样的家国责任感。
他拒绝普林斯顿,辞任清华副校长,只为办“新西南联大”:虽千万人,吾往矣
那以后,他和团队有了重大科研,他便在日记里写上几笔。
要是太复杂,还会用白话略作解释,告慰父亲在天之灵。
在施怀琳80岁祭日那天,施一公照例提笔写下:
“27年来,儿子拼命努力,只怕辜负了您的期望。
这是一个儿子,一个为国为科研的科研学子,字字泣血的自白。

“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,缺的是从自己心底给出的真心、正义、无畏和同情!”

立德立言,无问西东。

虽千万人吾往矣。

本文全部图片来源:网络
他拒绝普林斯顿,辞任清华副校长,只为办“新西南联大”:虽千万人,吾往矣

他拒绝普林斯顿,辞任清华副校长,只为办“新西南联大”:虽千万人,吾往矣

新闻|故事|留学生

排版|奶泡

校对|奶泡

admin

Author admin

More posts by admin